椎間盤病變引起的下背痛
撰文:黃佳君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會員/新竹菁英診所院長下背痛是疼痛門診或再生醫療門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除了久坐久站會痛以外,彎腰或挺直腰桿也可能引發疼痛,甚至在床上翻身或上下床都會不舒服。除了疼痛本身引起的不適以外,對睡眠及生活品質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因為慢性疼痛而患有憂鬱症的也時有所聞。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很多,椎間盤病變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菁英診所黃佳君醫師與大家說明椎間盤病變引起的下背痛。
椎間盤是甚麼?它又有甚麼功能?
首先帶大家了解脊椎的構造,人體的脊椎由一節一節的脊椎骨堆疊而成,兩兩相鄰的脊椎骨之間的圓盤狀軟骨組織就是椎間盤,除此之外,脊椎前後方各有一條縱韌帶負責穩定的作用。後方則有小面關節,是上下兩節脊椎骨相連的關節,同樣也和脊椎的穩定有關。椎間盤除了讓脊椎有部份活動的能力,同時兼具穩定脊椎與緩衝椎體壓力等功能。
脊椎的構造及椎間盤剖面
椎間盤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
髓核
圓盤狀物質的中央部份為「髓核」,是一種柔軟富有彈性的膠狀物質,由多醣體和水分所組成,可以緩衝脊椎的所受的外力。纖維環
圓盤狀物質的周圍部份為「纖維環」,由數十層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交織而成,排列成同心圓狀,是一種很緻密的組織,堅韌性高,可以保護髓核,所以在纖維環結構完整的情形下髓核就不會向周圍突出。軟骨終板
圓盤狀物質的上下方各有一個軟骨終板與脊椎骨連接,軟骨終板負責分散椎間盤內的壓力,並與提供營養有關。
椎間盤是人體脊椎的避震器,由髓核、纖維環、軟骨終板三個部份所組成
椎間盤病變是如何形成的?
為了介紹的方便,我們把椎間盤病變分成兩大類:
纖維環撕裂傷
椎間盤突出
老化、長期錯誤的姿勢、體重過重、以及受傷(如:運動傷害、跌倒、車禍撞擊)等原因,可能先引起椎間盤退化變性(脫水),影響椎間盤的緩衝減壓功能,進而造成纖維環撕裂傷;當然,也有可能因為一個突然間的過度負重或不當的姿勢直接造成纖維環撕裂傷。
纖維環撕裂傷一般先由內層發生,倘若上述危險因子持續存在,撕裂傷就會慢慢向外延伸,最後整層裂開,在沒有保護的情形下,中央的髓核就會突出,這就是椎間盤突出。
不當姿勢或外力造成纖維環撕裂傷,從內層向外延伸,演進為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病變為何會引起疼痛?
纖維環只有在靠外部的三分之一有神經分佈,所以一開始存在於內層的纖維環撕裂傷並不一定會引起疼痛,但纖維環受傷後人體會試圖修復它,修復的過程中,血管和神經會由外層往裂傷的內層生長,這些新生的神經非常敏感,即使一個小小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疼痛感。此外,修復過程也伴隨發炎反應,受傷的地方局部聚集著大量的細胞激素(cytokines)和趨化素(chemokines)等發炎物質,這些發炎物質本身就有引起傷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的特性。簡單來說,反覆或突然的機械性傷害,加上後續的發炎反應及神經新生,就是造成椎間盤病變疼痛的原因。
纖維環受傷後,血管和神經會由外層往裂傷的內層生長,這些新生的神經非常敏感,即使一個小小的刺激也可能引起嚴重的疼痛感。
椎間盤病變會有甚麼症狀?
- 下背中央的疼痛,可能會傳導至臀部、下肢、或是鼠蹊部。
- 久坐會背痛。
- 久坐後起身會背痛。
- 站姿身體前彎的動作會背痛,例如彎腰洗臉。
- 如果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旁邊的神經根,就會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除了下背痛之外,疼痛還可能會由一路由臀部往下延伸到大腿後外側,小腿後外側,腳跟,以及腳趾,也可能伴隨一些像觸電,火燒,針刺或螞蟻爬過的感覺。
- 少部分病人會有下肢無力的情形,如:無法蹲下或蹲下之後站不起來,或無法上下樓梯;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
椎間盤病變引起的疼痛要如何診斷?
- 最準確的診斷需要在放射影像設備導引之下,將顯影劑注射在懷疑有病變的椎間盤,如果會誘發平時發作時的疼痛感,就可以診斷。
-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下可能會看到髓核脫水變黑,椎間盤高度變窄,椎間盤後方有纖維環亮點,脊髓或腰椎神經根被壓迫等現象。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與病患發生症狀的神經部位吻合,就可以高度懷疑是椎間盤引起的疼痛。
個案在核磁共振影像下,椎間盤發生的病變現象/黃佳君醫師提供
椎間盤病變引起的疼痛,PRP增生療法深入修復
首先,如果有嚴重的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難,是必須手術治療的。椎間盤病變引起的下背痛可以先用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復健治療、休息、改變生活習慣、避免錯誤或不良的姿勢等。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在過去可能就需要接受腰椎手術治療,但隨著注射技術及超音波儀器的進步,我們可以在超音波導引下,將PRP(自體血小板)注射到椎間盤內,促進受損的椎間盤癒合,增加脊椎的穩定,改善疼痛,並恢復生活品質。經過保守治療及注射治療之後仍然成效不彰,最後需要接受腰椎手術的比例已經比從前減少很多了。
改變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一步
- 避免久坐、久站。
- 搬重物或洗臉刷牙時不要彎曲腰椎,改用彎曲髖關節為主。
- 控制體重。
-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化肌力。
下背痛原因多,需由專業醫師診斷及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
如果大家患有下背痛,也有以上所說的症狀,並不代表一定是椎間盤發生問題。我們在開始的時候有提到,引起下背痛的原因很多,不同的病因就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與保健觀念,需注意的是,PRP增生療法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所以在此建議大家,有症狀一定要請專業的醫師幫您診治,用精準的治療方式加上擁有正確的保健觀念,才能早日恢復並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