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早安健康 營養醫學 / 2024-11-08

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 /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免疫力的失衡代價頗大

某個週五下午,我準備看最後一位患者,心裡想著要準時看完,好去趕高鐵。許多人都知道我台北台中二地診所跑,已經多年了,雖然累,但心還是很滿足於解決許多人的健康問題。

這位40歲出頭的C女士,頭戴著毛帽,雙手也帶著手套,坐在我面前時我才想起她二年前也找過我,當時是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來看我,這種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風濕科醫師自有一套用藥流程。

她當時已經用到所謂生物製劑,這類藥物是針對發炎因子,例如腫瘤壞死因子TNF、IL1、IL4、IL6、IL17等等為標靶的生物製劑,來達到抑制免疫發炎的藥物。不過也有報告指出使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增加感染、結核菌感染或是少數腫瘤案例的發生。

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

免疫疾病患者忽略幽門桿菌竟罹胃癌四期!

我為她詳細檢查之後發現她體重偏輕,而且有胃幽門桿菌感染,當時我建議她可以考慮將幽門桿菌以2週抗生素清除為先,因為我擔心她免疫力低下後會導致胃部病變,還記得我說過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將胃幽門螺旋桿菌列為一級致癌物吧,可是後來她就沒回診了。

但這次回來,我看了她帶來的病理報告,以及腹部斷層光碟,才發現她已經是胃癌第四期了。

她說:「當時劉醫師建議我將胃幽門桿菌先清除,因為怕我用生物製劑導致免疫力不好,可是我當時胃也沒有不舒服,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可是一個月前我因為食慾不佳,體重下降,後來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得了胃癌,電腦斷層檢查出來居然已經是第四期,現在只有化療,劉醫師我該怎麼辦?我當初怎麼沒有聽你的建議,先把這該死的幽門桿菌殺掉…。」

我經常在門診的時候告訴患者,我因為以功能營養醫學來為患者調理,所以調理疾病範疇寬廣,各種癌症免疫疾病荷爾蒙失調、大腦退化、各年齡、不同性別、罕見疾病都有涉略,積累了許多全人照護經驗,所以我常開玩笑說:我不會算命,但是會算病,你的身體狀況資料一輸入我的大腦中,可能未來衍生出來的健康問題會一一浮現。

不過眼前面對一位當初曾提醒要注意的患者,居然一語成真,免疫失衡加上身上帶的細菌導致胃癌,而且一發現就很嚴重

我也不管已經訂好的高鐵票了,跟她仔細分析後來的治療以及調理計畫,在門診說了將近50分鐘。

我在想,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清除胃幽門桿菌,或是更謹慎使用免疫生物製劑,或是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

《文章由劉博仁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專欄醫師簡介/門診時間

劉博仁醫師

尤稚凱醫師

洪辰宇醫師

黃昱喆醫學博士

黃佳君醫師

蕭詠嫻醫師

康曉妍醫師

陳光耀教授

吳佳璋醫師

江家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