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早安健康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醫師專欄

台北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如廁後觀察糞便 隨時掌握身體變化

一位女士因為食慾減低,體重下降,看了診所醫師吃了許多腸胃藥,不見改善,如此過了幾個月,後來在醫師的催促下做了大腸鏡檢查,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其實她的糞便顏色已經有些變化,偏黑,但是她只看過一次, 不當一回事,因此更耽誤了治療時機。

另一位男士,習慣看自己的便便,一次看到糞便有血絲,趕緊去檢查,發現是痔瘡,但是因為很久沒有做健檢,所以又做了大腸鏡,發現大腸有十幾顆息肉,切除後並無大礙。

我建議朋友們養成如廁後看自己便便的習慣,常常可以更了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變化。便便最好像是像香蕉一樣,成條狀,顏色偏金黃色,不乾不硬,排出時間短暫順暢。

  1. 如果是成條狀,但是排出不是很順,表面凹凹凸凸,如此只要蔬果水分再多補充一些,就會更好。
  2. 如果大便像一顆顆羊大便一樣,又乾又硬,一般是纖維以及水分攝取不足,這樣就要多多攝取蔬菜水果膳食纖維以及多喝水。
  3. 如果像一小塊一小塊馬鈴薯狀軟便,接著腹瀉,或是像巧克力泥狀,可能是腸躁症或是腸道菌相失衡,多吃蔬菜以及補充益生菌。
  4. 如果是腹瀉,可能是細菌性腸炎或者是腸道過敏。
  5. 如果大便變黑要留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可能,尤其是胃潰瘍等等!
  6. 如果是大便帶鮮血,可能是痔瘡出血或是大腸直腸腫瘤,要請腸胃科或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確認!
  7. 如果排便習慣改變超過一周,或是有貧血、體重下降、食慾不佳,也不要拖,請醫師診斷為佳!

我曾碰到一位男士,因為在我這常規健檢,一次發現貧血,加上腸癌指數CEA上升,做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馬上安排大腸鏡,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目前治癒了。

簡單說,每天排便一次最佳,養成對便便回眸一顧的好習慣,是養生重要的一環喔!

《文章由劉博仁醫師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醫師專欄連結

劉博仁醫師

尤稚凱醫師

洪辰宇醫師

黃昱喆醫學博士

黃佳君醫師

康曉妍醫師

陳光耀教授

曾家瑜醫師

吳佳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