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前兆?出現這些跡象要特別注意!
撰文:菁英診所,審閱:自然醫學 黃昱喆醫學博士
美國夏威夷州自然醫學醫師/中華生醫 醫療顧問/菁英診所 健康管理門診醫學博士你不是吃很甜,卻正在邁向糖尿病的路上?
其實很多人早已「胰島素阻抗」,卻渾然不知,直到三酸甘油脂升高、脂肪肝出現、血糖異常才驚覺問題。
胰島素阻抗是什麼?為何會導致糖尿病?
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的荷爾蒙,就像一把「鑰匙」負責把血糖送進肝臟與肌肉細胞轉化為能量。
然而,當身體對胰島素逐漸失去敏感度,這把鑰匙就再也打不開門,血糖被困在血液中,形成「胰島素阻抗」。

第二型糖尿病的前身:「糖胖症」
由於胰島素阻抗已被視為第二型糖尿病的前身,而肥胖則是助長胰島素阻抗的主力推手,因此醫學專家將糖尿病 (diabetes) 與肥胖 (obesity) 合併稱之為「糖胖症」(diabesity),說明糖尿病與肥胖的高度相關性,其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什麼亞洲人更容易中標?
你可能會想:「通常歐美人體型比我們大更多,為什麼亞洲人糖尿病反而更普遍?」
答案在於:亞洲人更容易囤積內臟脂肪。同樣腹部脂肪堆積,亞洲人有更高比例會轉化成內臟脂肪,導致胰島素阻抗提早出現。
小心!胰島素阻抗可能正在影響你的健康
即使還沒達到糖尿病標準,胰島素阻抗也可能已對身體造成影響,常見問題包括:
- 三酸甘油脂過高、好膽固醇偏低
- 腹脹、便秘、頻尿
- 脂肪肝、體重增加難控制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 睡眠呼吸中止症、疲憊倦怠
- 情緒波動、胸悶壓力感
這些都是「糖胖症進行式」的身體訊號,不容忽視。
胰島素阻抗的常見危險因子
以下這些生活習慣與身體狀態,都是造成胰島素阻抗的高風險因子:
- 高糖、高油與精緻化飲食
導致血糖波動大、脂肪囤積快 - 缺乏運動
肌肉量不足,降低胰島素敏感度 - 睡眠不足
干擾賀爾蒙平衡,提高胰島素阻力 - 慢性壓力
長期皮質醇上升,促進脂肪堆積 - 腸道菌叢失衡
腸道健康惡化,影響葡萄糖代謝 - 長期發炎反應
慢性低度發炎是代謝失衡的核心 - 環境荷爾蒙與毒素暴露
如塑化劑、重金屬等影響胰島素功能
這些因素往往是累積效應,一旦超過身體代謝臨界點,胰島素阻抗便悄悄發生。
我有胰島素阻抗嗎?常見檢查指標一覽
若有以下指標異常,建議諮詢醫師進一步檢測胰島素敏感度:
- 腰圍/臀圍比過高
- 空腹血糖(FPG)
- 空腹胰島素(Fasting Insulin)
- HOMA-IR 指數
- 三酸甘油脂、HDL-C
推薦相關檢測
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代謝
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 ALA)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可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改善血糖代謝、促進粒線體功能,同時具有神經修復與抗老化作用。特別適合的對象如下:
- ✅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 ✅有代謝症候群或脂肪肝問題者
- ✅神經損傷(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化療後神經退化)
- ✅有氧化壓力或重金屬負擔者
- ✅慢性疲勞、腦神經退化、認知功能下降者
臨床研究顯示,硫辛酸可降低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同時降低三酸甘油脂、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對於提升整體代謝健康極具幫助。
由專業醫師評估後進行施打,採 靜脈注射 方式直達細胞,快速補充、效果顯著。
胰島素阻抗可以逆轉嗎?答案是肯定的!
透過生活型態與營養調整,許多人都能顯著改善指數,包括:
- ✅降低精緻碳水、調整飲食內容結構
- ✅補充鉻、鎂、Omega-3 等輔助營養素
- ✅培養良好睡眠、管理壓力
- ✅增加肌力訓練與有氧活動
- ✅修復腸道菌相與降低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