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辰宇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講師/台灣超音波醫學會講師/菁英診所復健科醫師

個案分享

66 歲女性,以前膝關節都沒有疼痛,某次上完廁所後在起身時突然感到右膝蓋內側劇痛,可是當下並沒有碰撞或扭傷,之後走路都是一跛一跛的,痛到必須拿著拐杖才能走,於是她在膝痛出現兩天後來到我們診間。超音波檢查並沒有嚴重異常,只發現膝關節有些許積水,另外內側軟骨厚度稍薄且有一點點骨刺。

雖然超音波檢查沒有嚴重異常,但患者必須拿枴杖才能走是個重要的警訊:一般的膝關節退化常伴隨的軟骨及半月板磨損都不會痛的這麼厲害和突然,如此劇烈的疼痛提醒了我們要想到骨頭內的問題,而這必須用核磁共振才能看的出來。於是盡快安排了核磁共振。果不其然在脛骨平台內側看到大範圍的骨髓水腫,另外,內側半月板後角也有裂傷。

這位病患在兩個月內接受了四次的#PRP骨內注射,在第二次治療後即可脫離拐杖行走,而四次治療後已幾乎沒有疼痛。以下的核磁共振顯示在治療後半年後,脛骨平台內的骨髓水腫(骨內白花花的區域)已幾乎消退,代表不只是症狀有變好,結構本身也都確實有大幅改善。

核磁共振側面圖

核磁共振側面圖

核磁共振正面圖

核磁共振正面圖

討論

核磁共振下看到的「骨髓水腫」,可以把它想成是骨頭內的瘀青或是骨頭的受傷,這類病灶的主要症狀就是疼痛。而對於 60 歲上下的膝關節自發性急性疼痛,常常是因為半月板或軟骨等幫助膝關節避震的結構受損了,骨頭因此過度負荷而造成受傷。

推測此患者就是因為內側半月板的撕裂傷導致脛骨內側過度受力,於是在某個時間點骨頭就突然崩壞了,造成所謂的「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或稱「軟骨下不全性骨折」)。

膝關節沒受傷卻突然很痛,要小心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

膝關節沒受傷卻突然很痛,要小心膝關節自發性骨壞死

這類患者通常伴隨著#膝關節的退化,因此若接受藥物或復健等保守治療後疼痛依仍未改善,很可能就毅然決然的決定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殊不知疼痛的源頭並非軟骨或半月板,而是骨頭在痛。如果人工膝關節置換後受傷水腫的骨頭仍在,很可能換完關節膝蓋還是痛。因此治療一定要考量到骨髓水腫此一診斷,並且手術前一定要慎重考慮。

此患者很快就安排了核磁共振檢查,因此診斷迅速且正確。而且有了核磁共振的 3D 定位,可做到精準的骨內注射。需要強調的是,除了骨內注射本身以外,PRP此類的再生注射也可以幫助受傷的半月板和軟骨的修復,改善膝關節避震的功能,進而治療到問題的源頭。

結論

一般的膝關節退化都是緩慢進展,疼痛通常較為溫和,如果有突然又劇烈的膝痛,例如痛到需要拿拐杖才能走,一定要考慮到骨頭內的受傷,盡早安排核磁共振來確定診斷。一旦確定有骨髓病灶,骨內注射是很有效的治療。此個案有治療前後核磁共振的影像比較,為PRP之骨內注射的療效提供了客觀的強力證據。

醫師專欄連結

劉博仁醫師

尤稚凱醫師

洪辰宇醫師

黃昱喆醫學博士

黃佳君醫師

康曉妍醫師

陳光耀教授

曾家瑜醫師

吳佳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