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使用率高 旋轉肌肌腱易受傷

相較於身體其他各部位之關節,以肩關節的活動範圍為最大,因其精細而複雜的構造,提供了肩部完整的功能。肩關節有二層肌肉,外層是三角肌、內層是旋轉肌;內層的旋轉肌彷彿袖子一樣包住骨頭,負責控制肩部的內外轉動、及向外伸展如抬舉手臂等動作。由於肩關節的使用率相當高,倘若活動量太大、動作太快、用力過猛,都容易發生肩旋轉肌肉拉傷、肌腱夾傷 (發生於肩關節上方骨縫處)、甚至肌腱裂傷。

由於肩關節的使用率相當高,倘若活動量太大、動作太快、用力過猛,都容易發生肩旋轉肌肉拉傷、肌腱夾傷 (發生於肩關節上方骨縫處)、甚至肌腱裂傷。

旋轉肌肌腱撕裂傷 痛法類似五十肩

肩旋轉肌腱受傷後,會逐漸導致肌腱強度不足,之後只要肩關節的動作一大就可能又讓肌腱再度受傷,如此反覆發生,則會使得已變得脆弱的肌腱產生裂隙,患者除了會感到肩痛,還會無法使力,手也舉不高、或舉不起來,嚴重者甚至會半夜痛醒。上述症狀由和五十肩很相似,所以常常被誤為五十肩。

旋轉肌肌腱受傷 急性期照顧措施

在肩旋轉肌腱受傷後的急性期間,應盡量休息並勤於冰敷,然而,如果患部出現發炎腫脹現象,即使手臂自然垂下保持不動,手臂的重量仍會牽動到肌腱而引發疼痛,因此在急性期間亦建議使用三角巾來懸吊患肢,才能夠真正讓患肢肩部肌肉處於完全放鬆的休息狀態,以避免傷勢惡化、幫助修復,只不過務必隔幾小時讓肩部適度活動一下。

受傷後修復期長 增生療法可望縮短

若肩旋轉肌腱拉傷、夾傷、或者破裂的情況尚屬於部分破裂,可以採行非手術療法。以傳統的藥物與復健治療來說,主要包括止痛藥、局部類固醇注射、物理治療與運動訓練等。原則上,肩旋轉肌腱拉傷至少需要兩到六週的恢復期,至於肌腱裂傷,最少需要三至六個月才能復原。若確診為肩旋轉肌腱破裂,且破裂小於一公分,可於急性期時即接受增生療法,有助於加快復元的腳步;或是已接受傳統療法超過三個月仍沒有明顯進步,則建議考慮接受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 PRP注射講究精準修復

所謂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係針對疼痛根源進行精準治療,借助軟組織超音波先確認肩旋轉肌腱破裂之病灶,並在超音波導引下,將注射藥劑 (如高濃度葡萄糖水、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等) 直接注射至肩旋轉肌腱破裂處,以刺激肌腱重新修復,改善疼痛,進而避免肩關節活動度受限。採行增生療法所需的治療次數原則上為四次,但仍會視患者傷勢而做增減。

在增生療法治療期間,經醫師建議亦可搭配矯正操作物理治療,改善軟組織的延展性、增加關節的活動度、促進組織放鬆、鬆動軟組織與關節、緩和疼痛、減少軟組織的腫脹與發炎。

在接受增生療法獲得改善之後,仍不可忽略後續復健與運動訓練的重要性。尤其要注意日常肩部保健:避免提拿重物、避免長時間手舉過高等動作、避免急速旋轉肩膀、運動前確實做好暖身、學習正確的運動技巧等等,都有助於維持肩部的正常運作,減少受傷機率。

增生療法/PRP注射須知

有些情況則不適合增生療法,包括嚴重的肌腱撕裂傷、軟組織全斷、開放性骨折、開放性傷口、或患部處於感染發炎狀態等。如同其他注射治療,增生療法的副作用常見的是短暫而輕微的注射後疼痛、僵硬或淤青。

增生療法須多點注射、多次治療,可能令人怯步,還好注射時會使用很細的針和少量麻藥來減少疼痛。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

文章審閱:復健科尤稚凱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副理事長

洪辰宇醫師介紹關於肩旋轉肌袖撕裂傷,說明其可能的症狀、文獻研究對肩旋轉肌袖撕裂傷的修補成效,並建議非肌腱全斷的患者可先接受增生治療。

尤稚凱醫師介紹對網球肘患者有助益的伸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如何保健。

成功案例 / 肩旋轉肌破裂

61歲張小姐因車禍導致左肩關節疼痛且無法動彈,X光片雖未見骨折但超音波發現有肩旋轉肌肌腱撕裂傷,雖未完全撕裂但患者已無法舉高手臂。因其撕裂傷小於1公分,故仍可以增生療法來治療,經四次治療後已恢復百分之九十,注射之外還開立蛋白質粉及維他命B、C、D以加強療效,目前持續治療中但預期可百分之百恢復。

※本案例僅供參考,實際療效因人而異,進行療程前請與醫師一同評估討論。

衛教影片

醫師專欄連結

劉博仁醫師

尤稚凱醫師

洪辰宇醫師

黃昱喆醫學博士

黃佳君醫師

康曉妍醫師

陳光耀教授

曾家瑜醫師

吳佳璋醫師